来自远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武林文学50wx.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渣爹尚要脸面,桓济九成要背锅,而且背上就摘不掉。
若是渣爹决心回护,至少短期内不会找自己麻烦,还要给他送钱送粮,向世人展示父慈子孝,孔怀相亲,家庭和睦。什么父子相残,什么兄弟相杀,统统都是污蔑!
留给他的时间不会太长,但抓紧些也能在盐渎打下基础。
假设自己的安全都无法保障,还谈什么其他。
桓容下定决心,哪怕用金银珍珠来砸,也要砸起一支队伍,替代心怀二志的旅贲。所谓有钱任性,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撇开桓氏内部,对庾氏就无需客气。
郗愔忠于晋室,本该和庾氏很有共同语言。可惜庾氏丢掉荆州,失去兵权,野心却从未减少。动不了桓大司马,干脆三不五时开挖郗愔墙角。
太和二年,朝廷下令迁郗愔平北将军,领徐、衮二州刺史,镇京口,都督徐、衮、幽等侨州诸军事。
桓大司马还在掂量如何开口,庾希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这一下便捅了马蜂窝。
郗愔是东晋太尉郗鉴的长子,崇尚道家养生,好修黄老之学,却不代表他是个软柿子,乐于交出手中权力,任由外人搓圆捏扁。
士族家主必以家族为先。
自郗鉴去世,郗愔成为郗氏的中流砥柱,轻易撼动不得。
桓大司马口称“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明面上仍不敢强取,而要暗中慢慢谋划,不惜以亲生儿子为棋子,足见对郗愔的“重视”。
庾希没掂量清楚自身分量,敢当朝出言夺权,当真是老寿星上吊——活腻了。
郗愔之前按兵不动,是因为手中没有把柄,不好轻易下手。
现如今,桓容在距离建康几十里处遇刺,供词和贼人一并到手,罪证确凿,要是不让庾氏好好“痛快”一回,郗刺史绝不会善罢甘休。
哪怕庾邈抵赖,郗愔照样有办法扣实罪名。
贼人威胁的不只是桓容,还有郗愔的儿子郗超。郗愔防备儿子不假,却不会乐见儿子去死。人证物证捏在手中,足可对庾氏发难。
这就是实力,是手握权柄的力量,也是桓容目前最缺少的东西。
料定桓容的打算,郗超脑中急转,难免为桓大司马感到可惜。
世子无才,二公子有才却气量不足。小公子身具大才,奈何生母出身晋室,注定不能为大司马所用,更无法承其君位。
郗超暗自叹息,刘牢之眉间皱出川字,两人看向桓容的目光均有些异样。
桓容站在车辕前,漆黑的双眸被火光照亮,映在观者眼中,竟有几分深不可测。
事实上,聪明人太容易想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