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文学

第26章 登三台言志

太宗李世民诗之二十五

登三台言志

未央初壮汉,阿房昔侈秦。在危犹骋丽,居奢遂役人。岂如家四海,日宇罄一作整朝伦一作轮。扇天裁户旧,砌地翦基新。引月擎一作繁宵桂,飘云逼曙鳞。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银。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作异甘泉日,停非路寝辰。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所欣成大厦,宏材伫一作宠临停渭滨。

以诗为鉴,志存高远:《登三台言志》中的贞观哲思与盛世蓝图

《登三台言志》是唐太宗李世民在登临三台(汉代魏武所建铜雀、金虎、冰井三台)时创作的鸿篇巨制。此诗以历史为镜,将秦汉的奢靡与贞观新政进行鲜明对比,深刻地展现了李世民作为帝王对治国之道的深邃思考。全诗纵横捭阖,从历史兴衰、制度革新、精神追求等多个维度,勾勒出一幅蕴含着深刻智慧与宏大抱负的贞观盛世图景。

逐联解析:字句间的历史反思与治世宏愿

首联:未央初壮汉,阿房昔侈秦

“未央”指代汉初萧何所建的未央宫,这座宫殿虽具壮丽之姿,但在修建时秉持着相对节俭的原则,它象征着汉朝继承秦制后所做出的改良与优化,开启了西汉的繁荣。“阿房”即秦始皇耗费巨资修建的阿房宫,其奢华至极,却因过度消耗民力,引发民怨,最终导致秦朝走向覆灭。李世民将这两个历史建筑并置,借汉代秦的历史兴替,巧妙地隐喻唐承隋制的现实,以秦的灭亡为戒,警示后人“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一亘古不变的治国铁律,为全诗奠定了以史为鉴的基调。

颔联:在危犹骋丽,居奢遂役人

“危时骋丽”直指隋炀帝在民变四起、国家危如累卵之际,仍大肆修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穷奢极欲,全然不顾百姓死活。“奢居役民”则进一步揭露隋朝大兴土木,使得百姓深陷繁重徭役的泥沼,如隋制规定“男子以岁役三旬”,百姓苦不堪言。这一联深刻地批判了前朝统治者“以虐民求壮丽”的统治弊端,体现出李世民对前朝灭亡原因的深刻洞察,也为后文阐述贞观新政的优越性埋下伏笔。

颈联: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

“家四海”巧妙化用《礼记》中“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理念,形象地描绘出贞观时期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使百姓普受恩泽,国家如同一个和谐大家庭的景象。“罄朝伦”描绘了每日朝会君臣齐聚,畅所欲言,共商国事的场景,这与《贞观政要》中记载的“君臣论政日昃忘食”相呼应,展现出贞观君臣励精图治的精神风貌。“岂如”一词以强烈的转折,鲜明地确立了李唐治国理念对秦汉隋的超越,彰显出贞观新政的先进性与优越性。

颔联:扇天裁户旧,砌地翦基新

“扇天户旧”指保留前朝宫室的基本架构,如将隋大兴城改造为长安,这种做法极大地节省了民力,体现出李世民对前朝遗产的合理继承与利用。“砌地基新”则寓意新建殿宇的地基方正坚实,象征着三省六部制这一制度创新。“旧”与“新”的辩证统一,深刻体现了李世民“损益前朝,创制立法”的治国智慧,既避免了大规模建设带来的民力损耗,又通过制度革新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颈联:引月擎宵桂,飘云逼曙鳞

“月擎桂”描绘出宫檐高耸,仿佛托举着月亮和桂枝的奇妙景象,其中暗含“蟾宫折桂”的隐喻,象征着科举取士制度为国家选拔人才,让无数寒门子弟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人生抱负,步入仕途。“云逼鳞”则刻画了清晨的云朵如巨龙鳞片般翻涌的壮观画面,寓意“天子居所,必有龙气”的天命观,将建筑与天命相连,赋予宫殿以神圣的色彩,同时也展现出大唐的宏伟气象。

颔联: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银

“露除炫玉”描写了宫殿阶前的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如玉般的光芒,这一景象象征着“光而不耀”的谦抑之德,体现出李世民内敛而不张扬的治国态度。“霜阙雕银”则展现了宫阙覆盖着寒霜,宛如银雕般精美华丽,表达了“华而有度”的营造理念,表明贞观时期在建筑营造上注重适度与节制,不过分奢华。表面上是在描写建筑的华美,实则是在赞颂贞观时期“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强调统治者应克制私欲,关注民生。

颈联: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

“舞燕”描绘了宴乐之时,舞者的衣袖翩翩,引得梁上的燕子也随之翩翩起舞,寓意着“百兽率舞”的太平景象,象征着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歌尘”形容歌声雄浑有力,能够震落飞鸟途中扬起的灰尘,这让人联想到《秦王破阵乐》的磅礴气势,展现出大唐的国威与强盛。这一联以生物与音乐共舞的生动场景,形象地表达了“乐以和政”的治国理念,强调通过礼乐教化来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稳定。

颔联: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

“太液”原是汉宫池名,这里指唐太液池,其波光粼粼,宛如明镜,寓意着“水能载舟”的民本思想,提醒统治者要时刻关注百姓的力量,以民为本,方能长治久安。“宜春”本为秦离宫名,在贞观时期被改造为百姓可自由游览的芙蓉园,这一转变体现了“与民同乐”的理念,彰显出皇家园林从专供皇室享乐向公共化的积极转变,反映了李世民“君民共治”的政治理想,拉近了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颈联:作异甘泉日,停非路寝辰

“甘泉”指代汉武帝的甘泉宫,其建筑极尽奢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李世民对此予以严厉斥责,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举。“路寝”本是周代理政的正殿,然而后世却逐渐将其变为享乐之地。李世民通过对这两个历史符号的否定,再次强调“宫室为政,非为娱情”的治国原则,表明自己坚决摒弃前朝的奢靡之风,将宫殿作为治理国家的场所,而非享乐的地方,体现出他对国家治理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尾联: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所欣成大厦,宏材伫渭滨

“念劳惭逸”深刻表达了李世民对帝王安逸生活的反思,他认为自己享受安逸是有愧于百姓的辛勤劳作,这与他在《帝范》中所倡导的“战战兢兢,日慎一日”的自我要求相契合,体现出他作为帝王的高度自律与责任感。“宏材渭滨”以周文王在渭水之滨遇见姜尚的典故,比喻当代对贤才的渴求,呼应了贞观时期“天下英雄入彀中”的人才盛世,表明李世民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最后,他将建筑“大厦”巧妙地比作国家基业,明确指出“治国如筑室,需栋梁之才”的核心主旨,升华了全诗的主题,展现出他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远谋划。

整体赏析:多元维度下的诗意与政治交响

建筑政治学的三重维度

?

物质建筑:诗中提及的未央宫、阿房宫、太液池等历史建筑,不仅是王朝兴衰的物质见证,更是历史变迁的生动写照。它们的兴建与衰败,反映了不同朝代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和施政方针,成为了历史的重要载体。

?

制度建筑:三省六部制犹如“砌地翦基”,为国家治理搭建起坚实的框架,确保了行政的高效与有序;科举制恰似“引月擎桂”,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些制度创新构建了大唐繁荣昌盛的制度基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武林文学【50wx.org】第一时间更新《夜读全唐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如懿传之所有人双商都上线堕落大骑士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末日小可怜的逆袭之旅修仙才能救命红楼王权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说好只渣江少,沈总怎么先哭红眼武侠召唤,开局创建逍遥阁殊途仙路足球,被皇马放弃后,我成了神级前场自由人荒野大镖客之西部立国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四合院之我是韩老六穿成恶毒雌性,五个兽夫轻点宠斩神:我是王者英雄代理人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征途英魂我在古代种田招婿斗宅门被全家抛弃后,皇家催我认祖归宗舌尖上的妖管局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星穹铁道月下初拥的欢愉之旅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你是男的还是女的?无尽战场:从夜之城开始造马甲被师尊拒绝后,病娇徒儿黑化了莫名其妙去修仙在名柯建立提瓦特组织神话从宝莲灯开始炼器家族:我炼器天赋负99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让你做炉鼎,你把师尊拿下了?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明末之我若为王